“友義同行”--珠澳两地志愿服务交流活动--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义工协会

ZHUHAI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VOLUNTEER ASSOCIATION

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义工协会

文章详情
首页 文章详情
“友義同行”--珠澳两地志愿服务交流活动
发布日期:2024-06-24 15:42:43浏览量:281

友義同行

珠澳两地志愿服务交流活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重要精神,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2024年6月22日,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义工协会联合中华青年进步协会,在高新区淇澳岛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友義同行’--珠澳两地志愿服务交流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体验、走访参观、座谈交流的形式,促进珠海与澳门的青少年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学习,打造聚焦文化特色、注重深度体验、认识祖国历史文化、增进彼此情感认同的活动平台。

     来自珠海翠微小学、九洲中学、紫荆中学桃园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师生代表,以及澳门同善堂中学、圣若瑟教区中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澳门嘉诺撒圣心英文中学、培华中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的学生代表,共36名中学生、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了此次盛会,共同书写了珠澳青少年志愿服务交流的新篇章。



01

植树活动

     活动当天,阳光明媚,海风轻拂,来自珠海与澳门两地的30名中学生、大学生志愿者代表齐聚淇沙湾,共同参与到一场意义非凡的植树活动中。

     珠澳两地志愿者一起手持工具,挥汗如雨,将一棵棵承载着希望的树苗植入地下,象征着珠澳两地青少年志愿者立足于这片中华土壤,携手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珠澳一家亲,友谊永长存”,随着树苗的种植,两地志愿者的友谊也在此刻得到了升华。

 Summary


      植树活动不仅开启了珠澳两地志愿服务的新篇章,也体现了两地志愿者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方面的共同追求与担当。





02

参观苏兆征故居陈列馆

      紧接着志愿者代表们参观了苏兆征故居陈列馆,在这里,他们详细了解了苏兆征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澳门青年在陈列馆内的“学史悟思录”的墙上留下“我爱中国,祖国万岁”的爱心小语贴。

       通过一个小时的参观浏览,两地青少年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更加坚定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03

参观淇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下午两点,志愿者代表们来到淇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服务人员日常是怎样为老人家提供服务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服务站来了一位行动不便的阿婆说要回家,腿痛走不了路,紫荆中学桃园校区的两名学生志愿者马上和服务站的服务人员一起用便携轮椅将老奶奶安全送回家。这一小插曲不仅让两地志愿者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与和谐,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尊老爱老、助人为乐的志愿精神。





04

开展两地志愿者学习交流会

     随后,学生代表们来到了淇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开展两地志愿者学习交流会。

     活动伊始,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义工协会与中华青年进步协会正式签约,标志着两地在志愿服务领域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交流环节,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了自己在志愿服务中的经验和感悟,也表达了对未来志愿服务工作的期望和建议。

     首先发言的是香洲区翠微小学的学生代表李灵睿,她介绍了自己从小做志愿的活动和感想。

       接着澳门嘉诺撒圣心英文中学的学生代表也积极发言,称她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参与到“卖旗”义工活动当中,筹集善款为特殊群体提供帮助。

       来自紫荆中学桃园校区的杨紫颖老师分享到:“在带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欣喜地看到学生们从为了获得志愿时长到主动报名参与志愿活动的自发转变,可见志愿服务精神是植根于每位中华儿女心底里的互帮互助之魂。此次交流活动正彰显着:珠澳一家,一衣带水,携手共进,不负中华好盛世!”

      交流过程中,珠海九洲中学的代表、北师大代表、澳门大学代表以及澳门海事局的义工代表也纷纷表达参与义工服务的感受和感想。通过交流互动,两地青少年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也激发了他们继续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的热情与信心。







05

参观淇澳红树林保护区

     活动最后,志愿者代表们参观了淇澳红树林保护区,在这里,他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受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结束后,紫荆中学桃园校区的高梓涵同学说:“这种跨界的交流与合作,不仅促进了两地文化的融合,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志愿服务平台,这次珠澳志愿者交流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两地青年间的热情与团结。我们共同学习、分享志愿服务的经验,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更激发了我们对公益事业的热爱。这种跨界的交流与合作,不仅促进了两地文化的融合,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志愿服务平台。我深感荣幸能成为其中一员,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与珠澳两地的志愿者们携手共进,为社会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北师大的陈洁大学生志愿者感言:“在与澳门学生和志愿者代表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他们的热情与专注。我们分享着彼此的志愿理念和心得,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次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更让我意识到,无论来自何方,大家投身志愿、服务他人的信念和决心是一致的。这次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志愿事业的信念,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携手共进,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来自北师大的代表张悦悦:“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和澳门志愿者们度过如此愉快的一天。在志愿服务的现场,我们一起植树,阳光洒在大家忙碌的身影上,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热忱与专注。随后,我们共同去参观苏兆征纪念馆,了解苏兆征的生平事迹和爱国精神。交流环节更是热闹非凡,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在志愿服务中的点点滴滴。我们的笑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画面温馨又和谐。在交流中,我们不仅是志愿者,更是彼此的朋友和伙伴,共同为这份事业付出着努力与汗水。这次合作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更促进了澳门与内陆的交流,也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共同为社会贡献力量!”

     来自北师大的代表卢荣焕:“今天参加这个志愿活动收益颇丰,感想良多。我之前也参加过很多志愿活动,但是形式都相对单一,今天参加的珠澳志愿者交流活动让我第一次真真切切能和澳门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意义深刻。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澳门的志愿体系还比较完善,活动也比较丰富。特别是他们都一致提到了“卖旗”义工活动,他们甚至从幼儿园就会开始参加这样随街流动式的活动。这种活动既能锻炼他们的胆量和沟通能力,又能将点点爱心汇聚成塔,撒播各地。很有意义,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也希望珠澳两地可以增加交流合作,共同策划开展更多有意义的交流活动。比如,我们可以组织互访团队,互相学习借鉴对方的志愿服务经验和做法;也可以共同开展一些跨地区的志愿服务项目,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合作,两地的志愿服务事业将会越来越好!”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徐柱威:“青進協日前舉辦“友義同行”青年義工學習交流團。中華青年進步協會至今和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設義工協會、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珠海市九洲中學合辦於淇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計劃為學員提供志願服務實踐、兩地志願交流等活動,於6月下旬前往廣東省珠海市淇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展開為期兩日一夜的長者志願服務及了解當地“局家養老”的發展方針。到步後,學員和服务站大學生志願者交流,為村民和長者帶來心意,透過主題課堂和遊戲與長者互動,以及學習兩地的文化和歷史;村長帶領學員參觀村內文化館,並分組探訪,以進一步了解村內近年發展、長者生活狀況等。期後到淇澳黨群服務中心中心,與當地義教大學生交流、座談和表演,送上最真摯的關懷。”

 中華青年進步協會副理事長陳銳鋒称道:“这次交流活動不僅是一次地域間的橋梁搭建,更是一次心靈與理念的深度交融。兩地青年義工分別分享了各自的義工經歷、文化特色,這些交流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促進兩地相互理解和友誼的強大河流。期望通過持續的互動與合作,澳珠兩地的義工精神可以以點帶面照亮更多需要幫助的地方,共同書寫跨界合作、共謀福祉的新篇章。”

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义工协会党支部书记汤晓红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珠澳两地青少年志愿者间的相互了解与深厚友谊,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崇高追求。此次交流,不仅为两地志愿者搭建了一个互学互鉴的平台,更为他们未来的志愿服务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END】


图片:老汤

编辑:郭燕珊

审稿:汤雲竹

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义工协会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888商业街嘉信华庭A908

联系人:汤先生,郭小姐

电话:0756-2266505

手机:13672652839